何当共剪西窗烛

我与文学的缘分



当手机 电脑占领了我的生活 难得有一个闲暇的午后 回想一些以前我接触文学 接触书籍的往事 感觉也是不错的。
当我的思绪无限拉长 会来到一个十多年前的清晨 那时我大概五六岁 。因为父亲早时总想干一番大事业 所以经常在外奔波,我有时也会跟在他身边。那次也是从远方归家,具体去的哪我忘了 ,但是那天我得到了记忆中的第一本书籍。回家经过的一个小镇,早晨的集市,热闹地洋溢着小贩们的叫卖声。经过一个卖书的小摊位,爸爸突然停下了脚步 问 :要不要买本书回家看看?那时也认不了几个大字 但我还是很开心地答应了 随手拿了一本 那时更像是拿了一件心爱的玩具,也不懂其中的意义。记得书名:唐诗三百首。 说是三百首 其实就是一本插画的小册子 大约二十几首诗。我拿了回家 一个字一个字就着拼音 慢慢读。小时候也不解其中韵味 只是那时读到韩退之“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时候心里想 好啊 写得真好。那么到底哪里好呢?我也说不上来。但这一元或者是二元的一本小册子 确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籍。
接下来印象最深的 也是稍稍年长的时候 对我影响特别大的一本书。也许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家里人意识到我的视力因为遗传的原因 再不去佩戴眼镜 是无法再学习了。于是爸爸带我去镇上佩戴眼镜,经过了一家书店。爸爸本来喜欢看书 于是不自觉的走进去站了一会 这次没有经过我的挑选,他直接拿了一本在我那时看来 已经不能再厚的书——《一千零一夜》。
那时那本厚的我无法描述的书 现在我看来也是普通而已,大概是半本汉语词典的厚度。但就是这本书 我应该感谢他 是他第一次打开了我无边无际的想象的大门。看到阿里巴巴念着“芝麻开门”的密语 进入强盗的宝库之时 我会紧张兴奋地双手颤抖;看到机智的渔夫骗魔鬼钻入瓶子我会拍手叫好;看着辛巴达航海的故事 我心里也会跌宕起伏。而这本书也成了我儿时最心爱的书籍。甚至有时候出去和小伙伴玩一会也会捧着他 第一怕我不在家时生怕别人拿了去 第二和小伙伴玩累了 看一个故事 是我最美好的消遣。随着时间过去,这本书在我的记忆里也越来越破旧 先是书籍的四周都起了角 然后是因为我翻的太多 前半本书 都开始掉页了 尔后这本书便消失在我的记忆中了 我记得有几次曾尝试在家中寻找 但都无果。我想这本书我应该珍藏起来 现在每次想起来都会有些遗憾 所以现在我每每看到童话书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也买了诸如 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之类的许多童话书 但是再也读不出小时的韵味。
我想写一写的 我人生的第三本书 是《资治通鉴》 还得提到我的爸爸 2006年 或2007年的时候 他去内蒙古出差 回来时带回来许多书籍 真的是可以用 “一箩筐”来形容 他说那边的书 卖的便宜 都是一斤一斤称斤卖的 但是让我出奇的是 书的质量却是非常好。在一大堆书中 我记得我挑出来的 是一本 资治通鉴。 因为我看书仔细 到现在我还能背出一段书的简介: 资治通鉴 原名 通志 司马光编写 神宗说此书可 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故改名为 资治通鉴…… 清楚记得第一篇 是 三家分晋。虽然其中有许多故事都忘了但是好长时间我都会把他带在身边 一读再读 古人的智慧常使我折服 当我通读完一遍通志 顿有醍醐灌顶之感 所以我自认为那时我总会比同龄孩子沉稳一些。 而对这本书的痴迷 曾导致我 一度出行身边都会带着两样东西 一是这本书 二是那时最爱的围棋 两坛棋子 一张塑料制的棋盘。
这三本书或是我人生中最意义深刻的三本 到了年长的时候 读的书便多便杂 我看完的第一本外国小说是《野性的呼唤》 看过的中国的小说 喜爱的有余华的《活着》《第七日》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包括林清玄的书籍 季羡林的书籍 等等。 高中时语文老师有一个藏书的书柜 我们可以去借阅 里面有一本季老的书 实在喜欢 有一次拿了来想占为己有 心里还安慰自己“偷书不算是偷窃” 终于过后几日还是因为心里的不安 把书还了回去。
看的书不算多 但是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 这还得感谢我的爸爸。小时家境拮据 但他绝不吝啬给我看书 买书。他爱看三国演义 所以小时候经常给我讲三国里的故事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温酒斩华雄 张飞一声喝断长坂坡 赵子龙大军中七进七出有如探囊取物,这使我年少时便想成为一个英雄 而现在我明白 我只需要做一个端正的人就已足够 正如北岛先生所言: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现在看到一些谈吐不凡饱览诗书的人 我也会心生羡慕 相较于我 现在更愿意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总是心生惭愧。

评论(1)
热度(8)

© 齐夫 | Powered by LOFTER